根据冬春季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特别是为做好广大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现対相关事宜做如下规定。
一、控制大型活动
1、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要严格控制集体性聚集活动,团拜、慰问、联欢、培训等活动尽量在线上举办,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
2、组织或承办会议活动,特别是有境外、省外、省内等重点地区人员参加的,需报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并落实严格的防范措施;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参与大规模娱乐性聚会聚餐;
4、广大群众如在今冬明春疫情多发期间结婚,提倡“先领证、后操办”,推迟操办婚礼,不举行婚宴;广大农村地区禁止婚丧事宜使用就餐做饭的流动餐车(大篷车),杜绝“红”“白”事宜大规模人员聚集。
二、规范购物消费
1、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场所,应限制瞬时客流量,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
2、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
3、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场所内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设置“一米线”,督促要求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落实体温检测、“吉祥码”查验措施;
4、全县各乡镇在春节前购物高峰期,宣传取消民间约定俗成的集市日期,每天均可在农贸市场、沿街商铺佩戴口罩采购生活物资;提倡沿街商铺门口售货,减少冬季封闭室内人员拥堵。
三、管好餐饮住宿
1、餐饮业要落实好进门测温、扫码和登记制度,提倡预约消费时段,控制用餐人数;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推荐使用自助点餐、一次性餐具、公筷公勺;
2、住宿业要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查码,异常情况按相关规定处置;
3、加强公共区域设施管理,对健身房、咖啡厅、棋牌室、游泳馆等进行消毒,对清洗消毒间等做紫外线消毒处理;
4、近期疫情高发阶段严禁销售进口食品,广大居民不要采购食用进口食品;不要购买没有经过质检的家禽、野味等,吃的肉食和蛋类一定要加热、烧熟煮透了;清洗处理肉、禽、水产品等生鲜食品时要注意方法,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禽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
四、严管交通运输
1、客车站、火车站等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卫生清洁等防控措施,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吉祥码”查验,加强客流班次调控,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
2、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检测制度,上岗前和下班后分别开展体温检测,身体不适的应及时就诊,上岗期间规范个人防护。
五、做细文旅活动
1、影剧院、上网服务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
2、旅游景区要分类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推进预约常态化。
六、监测医疗机构
1、加强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线上咨询、慢病管理长期处方等医疗管理,有效分流患者,避免人员大量聚集;
2、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体诊所不得收治发热患者,发现发热患者后要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安排就近转诊至县级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3、住院患者和陪护落实入院即检测的要求,加强住院陪护和探视管理,做好患者、陪护人员和医务人员健康监测。
七、严抓校园防控
1、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准有序安排学生离校,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省外学生家长来我县内接离学生,应提前告知其携带3日内阴性核酸检测证明,接离学生时不得进入校园,并建议其不在伊通境内停留,即接即走。
2、寒假期间,师生严禁到县外探亲旅游,如特殊情况确需前往须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及时向居住地社区村屯报备,主动配合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
3、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管理与服务,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八、做好个人防护
1、应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杜绝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有特殊原因出省的人员,要在出行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登记、向所在单位报备,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并主动配合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
2、引导广大群众理解防控工作,服从配合各项防控要求,做好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个人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伊通满族自治县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
2021年1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