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脸·勋章 ——伊通满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侧记
时间:2020-11-28 20:22:47
来源:伊通融媒体中心
他们原本生活贫困,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完成了从脱贫到致富的华丽转身。看着乡亲们忙碌的身影,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欢快的声音和绽放的笑容就是伊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最好成果。
二道镇黄家村脱贫户付亚文, 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养牛,2018年脱贫 。
河源镇联合村孙兆录, 做小本买卖 ,2018年脱贫。
景台镇昌盛村白光超, 2020年养牛收入12000余元。
伊通满族自治县有贫困村2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38户8958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部署,严格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深入落实“五个一批”任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大孤山镇楚玖山,在第一书记帮助下参加县镇产业指导技术培训,脱贫后成了村里产业技术指导员,帮助全村40户人家发展庭院经济苏子叶种植项目。


大孤山镇战兴杰,2017年底符合脱贫标准,当年脱贫。但是两个孩子一个读书,一个考上了大学, 为了防止他家出现返贫情况,扶贫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帮他家申请了教育“两免一补”同时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资金2万元,用于养牛。

伊通镇跃进村李百灵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在村干部的鼓励下贷款养牛,已脱贫。

崔发患有严重的股骨头坏死,在镇村包保人帮助下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做起了豆腐生意。
西苇镇贫困户李艳娟,靠着驻村干部与帮扶责任人购买的鸡雏发展养鸡,脱贫后,带着其他贫困户开办家庭农场。


马鞍镇周立民脱贫奔小康靠的是村里的产业扶贫项目——芽苗菜。


(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组织村民、贫困户开展电焊技工培训工作)

(西苇镇碱场村笨榨豆油扶贫项目工作人员正在装卸豆饼)

(小孤山镇家庭签约医生为贫困户做检查)






(伊通扶贫产品展销大集)

(孟家村第一书记陈春光、村书记苏迎才为贫困户楚瑞春发放扶贫项目分红金)
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张张苦尽甘来的笑脸,写满了脱贫群众的幸福指数,更是他们授予伊通各级帮扶干部的最美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