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编辑小课堂】什么是“三审三校”?

时间:2024-12-02 12:35:00 来源:新e通

分享到:

一、新闻稿件审什么


    政治导向·新闻事实·语文差错

    政治导向。要符合宪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破坏国家统一,不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符合国家相关宗教政策;并注意符合各级宣传部、网信办、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规定和各种新闻宣传纪律等。


    新闻事实。在“三审三校”流程中,新闻事实的把关虽然基础但同样重要。新闻事实的把关主要包括消息来源、新闻采访、新闻编发、批评报道、数据使用、新闻转载六个方面。


    语文差错。1.文字方面,要注意错字、别字、多字、漏字、繁体字、不规范汉字问题,也要注意事实性、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2.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用法要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国家标准;3.时间用法上,《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计时方式既可采用12小时制,也可采用24小时制,但需注意同一篇稿件内,时制使用不能混用,宜统一格式;4.标点符号用法要符合《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5.汉语拼音要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国家规定和标准;6.外文和国际音标要准确使用,不同文种字母不能混用(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也不能混用(如把英文字母O错为阿拉伯数字0);7. 科技理论和科学普及类文章使用量和单位,其名称、符号、书写规则要符合《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等相关标准,使用科技术语要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


二、新闻编辑怎么审?所有稿件、视频、新媒体产品需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


    三级审核

    第一级由值班编辑、采访记者、被采访对象审核,主要审核事实是否准确、新闻要素是否齐全、文字(人名、地名、时间、称谓等)是否有差错。


    第二级由值班主任、值班制片人审核,在新闻事实、语文差错关的基础上,主审导向关,并对新闻作品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新闻作品。

    第三级由部门主任、值班编委审核,在总体确认资讯类、普通社会新闻等非敏感内容的政治导向关、新闻事实关、语文差错关、技术指标关等无误之后就可以签发。

当涉及重大主题报道、时政稿件、敏感领域、敏感议题、敏感舆情时,还需进行五审、六审,由部门领导、报社领导,甚至上级主管部门把关,斟酌导向是否正确、口径是否一致、部分表述是否准确、内容是否会引发重大舆情。


    精准校对

    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均要实行“三审三校”制度。初审、复审、终审、校对应分别由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并承担相应职责;在三审工作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同时要体现专业性。


此外,随着新媒体端新闻产品的丰富,需特别注意:

    1.当重要稿件、专业稿件、海报、H5、小程序等新媒体端的产品,涉及党史、时政、军事、法律等 专业知识时,还需增设专业校对环节,避免出现专业错误。

    2.审核短视频,需注意所用素材是否为最新,避免因新闻反转使用过时的素材。

    3.短视频画面中,需仔细审核所报道的人物和新闻事件在细节上是否对得上。

    4.视频内容中要注意是否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争议人物、落马官员。

    5.新媒体页面排版上,如公众号、网页新闻需注重页面内容及次序是否会造成误读、歧义。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