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记者走基层】冬闲变冬忙,描摹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2-11-29 14:09:20 来源:伊通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进入冬月,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朋友便开启了漫长的“猫冬”模式,然而在伊通镇建国村,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副紧张忙碌、如火如荼、欣欣向荣的奋进景象。

“我们村的农民一年四季都闲不着,总有活干,在家门口就把钱儿挣了,虽然忙活点但是有收入、有奔头!”在永春米业生产加工车间,正在封袋的“工人”侯海波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笑呵呵地和记者说道。据他介绍,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基本都是本地村民,月入几千不等。从他的神态、表情和话语间,我们感受到的是小伙子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11月28日上午,永春米业厂区内,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大米通过输送带,被整齐地摆放到厢式大货车上,准备发往外地。

据企业负责人郑立梅介绍,由于公司产品质量好、信誉高,成品大米一直供不应求,现在每天都要发货,至少在100吨以上。

现代化的先进稻米生产线车间里一尘不染,上料、加工、出米、称重、包装、封袋、装车等各道工序一气呵成有条不紊。

 郑立梅介绍说,成立于2016年永春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国家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吉林省民营名牌企业,公司生产并注册的“东尖河源”大米2014年被评为吉林省著名商标,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等20个省、市(自治区),深受消费者好评。2021年实现产值5739.87万元,上缴税金27.9万元。企业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为农民拓宽就业渠道,相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困难家庭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为当地农民步入小康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品大米销量增加,我们总得加班加点地工作呢,虽然忙点累点,但有活干有钱赚,而且守家在地的,多好的事儿啊!”正在装车的贺意感慨道。

室外,雪花纷飞寒气袭人,但建国村君子兰花卉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盎然、温暖如春:挂着露珠的叶片、散着清香的花朵, 让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每一处每一角每一盆都迸发着无限生机与活力——花农正小心翼翼地忙着为即将出售的君子兰打包装、搬运、装车。

“我每天几乎都‘泡’在这个棚子里,看着这些花,心情甭提多舒畅啦!”花农程亚静兴奋地说:“过去以为栽花种草是装饰环境点缀生活的小事情,如今我们把种植君子兰做成了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一年四季不闲手,这日子过得充实、快乐、有盼头。”

君子兰,作为村民的致富花,一直是建国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建国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支部谋划、党员带头、示范引领等一系列正确、规范操作,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产业助力经济发展的致富路。全村现有君子兰种植合作社2家,大棚78栋,君子兰170万余株,年均产值千万元以上。

“我们这里的村民没有猫冬习惯,都在不停地忙碌,想办法挣钱。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多个产业链,打造了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村民共同致富的新模板。”73岁的老支书孙国柱兴奋地说:党的二十大为我们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全村人必须得争分夺秒地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听从党的号召,跟上党的脚步,在自己的黑土地上描摹出属于咱大伊通的乡村振兴最美新画卷。 (图文:沈鸿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