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出征
新春的序曲刚刚奏响,迎春花还未来得及绽放,狰狞的病毒就从九州通衢肆虐开来。防控,责任重于泰山。为阻断疫情,护一城平安,伊通的白衣战士火速集结,勇士出征一线——在防疫消杀前沿、在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在县城出入口检测站、在数据采集汇总的斗室之间,都有他们义无返顾、守土尽责、枕戈待旦的身影——


勇士吕刚:哪里最危险就到哪里去

吕刚,是县疾控中心党办主任、消杀科科长。多年的职业生涯使他深知消杀是克毒致胜的利器,消杀工作却是高危职业。勇士没有退缩,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共产党员,他的职业素养告诉他,只要科学防护科学操作,一切病毒都是纸老虎。吕刚勇毅逆行,直面风险挑战,第一时间奔赴县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消毒,深入到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武汉返乡人员家中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为全县有效防控疫情上保险。
留观站、隔离站、火车站、客运站,每一处都是险关隘口,哪里都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麻痹大意。吕刚带领他的团队24小时驻防值守,对重点部位、重点点段进行网格化地毯式消毒,守住家园净土。

对于普通民众来收,消毒无疑是防控病毒疫情的定心丸。吕刚发现,很多群众不会消毒,既浪费了消毒剂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普及消毒知识必要也很重要。于是他走进媒体直播间,通过网络媒体向全县人民做了“家庭和公共场所消毒指导”的讲座,科学指导群众开展消杀,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奠定了基础
危难之处显担当担当 勇气很关键 专业更硬核
勇士王艳娟: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医疗行业中,整天同细菌病毒打交道的感染性疾病防治人员都是勇士。46岁的王艳娟作为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面对新冠病毒疫情没有各种凌乱。作为女儿和母亲,她安顿好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穿好防护服,带领五名护士进驻发热定点疗区,随时准备和新冠病毒短兵相接。临床疗区是真正的战场,虽然不见硝烟,可生与死的考验却从未停歇。接诊时,年轻的护士们难免紧张恐惧,带好一班人、站好这班岗,保证医患皆安是护士长的责任和使命。她反复示范护理要领、叮嘱注意事项,并及时为护士们做心理疏导,在她这个老大姐的带领下,团队五名护士火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正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前沿。

灾难面前,每一个挺身而出的人都是英雄。她们都是当代的花木兰!
勇士刘帅:热血青年主动请缨上战场

26岁的刘帅,是县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医生。作为血气方刚的青年,在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他勇毅笃行,主动递交请战书,请缨到发热门诊一线,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参与24小时循环值班,扛起青年一代的社会担当。

他曾经只是一名毛头小伙子,可他迅速成长的年轻背影真的很帅很有力量!
勇士马明明:冰天雪地的守门人

防控疫情,对于未有原发病例的区域来说,关键在“防”。守好门户,管控好外来人员和车辆是防控疫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与公主岭接壤的伊通黄岭子镇在这方面下了大气力。马明明作为镇卫生院院长立下了军令状——正月初一晚接到设在伊通公路魏大院路段监测点执勤任务,她连夜排好执勤班次,第二天一早即带领全院职工和村医赶赴监测点,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冰天雪地里,她率先垂范,带领职工24小时轮班值守,认真做好每一个途径卡点人员的体温监测和车辆消毒工作。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尽管她已经穿上了最厚的羽绒服和雪地靴,可双脚仍然冻得像猫咬一样疼。尽管如此倔强的她依然咬牙坚守着。职工们看到院长这样吃苦敬业,都暗暗竖起大拇指,克服困难坚守岗位。有了他们的引领,其他单位也卯足了劲,大家戮力同心守好县域防控疫情的北大门。
一个人带出一支好队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勇士江爱坤:精准大数据助力一线战“疫”

防控疫情,科学决策、精准施策至关重要,而这取决于信息数据是否精准。江爱坤就是这个负责精准数据的人。大年初二早上7点,县卫健局办公室科员江爱坤到岗,肩负起全县17个乡镇街道、22个乡镇卫生院搜集的、公安系统、三大运营商推送的武汉、湖北以及其他外省返乡人员摸排统计汇总工作的重任。排查初期,由于信息量大、待排查项目众多,这使综合素质不尽相同的基层工作人员常常出现填报数据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拖慢了全县防控疫情进程。针对这一情况,江爱坤组织开展视频培训,通过语音沟通、电话指导,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大家很快掌握了工作要领,实现报送信息及时快捷准确无误。

有了数据支撑,还要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他带领团队每天要比对分析上万条信息,并要保证每一条信息的准确性。海量信息使他的办公室每晚都灯火通明,凌晨一两点钟下班已成了家常便饭。他心疼团队成员,让他们两班倒,他自己却全天在岗,累了趴在桌子上眯一会,饿了就泡一桶方便面,为的是给前方提供最准确的数据,助力一线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正是这一个个平凡“小我”创造出了非凡业绩。江爱坤们,真心英雄!
勇士隋立明:带病战“疫”显担当

今年38岁的隋立明是永盛街道东宋村的村医。他每天要在全村3个自然屯4个小队之间往来忙碌,监测全村15名外省返乡人员体温和健康随访的重任。他竟是一名身患白血病正在做化疗的病人。

大疫面前,毅然肩负起了全村医疗防疫的重任,走街串巷宣传医学防疫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做村民的心理疏导,每天两次监测全村15名从外省返乡人员的体温等身体健康状况。为了使工作更高效,他建立了微信群,将自己的电话告诉所有人,无论白天黑夜,随时答疑解惑,接受咨询。他常常半夜被电话铃声惊醒,这使他看上去更显疲惫,但他没有怨言,他深知,疫情面前,医生就是主心骨。尽管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没法上武汉那样的前线,但他会尽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分!
“位卑未敢忘忧国”。有村医们的支持参与,伊通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稿件:夏艳辉 摄影:贾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