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党建引领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第一期:伊通县教育党工委扶贫济困勇担当

时间:2020-04-28 14:50:51 来源:fish

分享到: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这是一场硬仗。我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扛起主体责任,用硬措施落实硬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谋实策,出实招,苦干实干,带领和组织群众拔穷根,摘穷帽,全县上下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为激励党员干部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的干事创业热情,让“流汗者留芳”,今天起开设【党建引领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敬请关注。



县教育党工委扶贫济困勇担当



伊通县教育党工委坚决贯彻省市县各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系统内的广大党员干部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在脱贫攻坚战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强力推进精准扶贫,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

 发展庭院经济,消费助力扶贫

志智双扶,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县教育党工委紧紧扭住这个牛鼻子,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因户施策,千方百计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消费助力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增加造血功能,树立自主脱贫信心。教育系统派出的603多名干部,深入到新兴、西苇、小孤山、大孤山4个乡镇、18个村181户贫困家庭逐一走访,察实情、兜底数、送政策、帮民困、解民忧,以“真扶贫”“扶真贫”的务实举措打响扶贫攻坚战役。    

教育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宣传扶贫惠农政策,将优质农业品种及农产品供求信息送到群众的手心里,让群众了解政策,帮助其算好收益账,让群众脱贫有目标、有门路。帮助贫困户利用前屋后空地资源搞特色种植、养殖,同步开展“消费扶贫”,多途径帮助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有效解决卖难问题,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挖掘社会潜力,拓展工作思路,契合市场规律,将消费扶贫和产业扶贫有效结合起来,作为干部逢年过节走访慰问、进村入户帮扶群众的有效途径,为更多爱心人士搭建平台,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2019年教育系统共有11个单位参与,共消费贫困户的鸡、鹅、土豆、大米、白菜、萝卜、干豆腐、粘玉米、黑果花秋、田园西饼、稻田蟹等10余类、18760余斤农副产品,销售金额达71040元,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迈出了脱贫的坚实步伐。此外,还鼓励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带头消费帮扶村、帮扶户的产品。充分发挥定点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作用,对所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需求进行摸底,解决产品销路,提升帮扶成效。帮扶20多家贫困户种植萝卜、白菜等,聘请技术指导,组织全县范围的中小学校统一购买,使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鼓励引导拥有食堂的基层单位、学校等选用贫困户的农畜产品,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带动更多贫困户致富。


驻村点对点帮扶  党员“人盯人” 扶贫

县教育党工委派驻10名第一书记,6名驻村工作队员到新兴乡、西苇镇、大孤山镇、三道乡、景台镇驻村工作,助推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每一位驻村干部把村当家,把贫困群众当家人,进村入户不摆架子,坐群众的小板凳,听群众的心里话,真正融入群众中,为民办实事。

在县教育党工委的统筹协调下,新兴乡困难群众喜事连连。

闫家村筹资8万元改造了桦树屯内道路1000米,堆放垃圾多年的废弃地建起了文化广场,村上安上了价值7万余元的办公电脑,解决了村上办公物品紧缺问题;永胜村贫困户田桂波家建起了35平的彩钢房,住房困难户喜迁新居;新兴村第一书记帮助6名贫困户实现外出务工就业、5户搞起了养殖、4户申请到了扶贫贷款、2人申请到了扶贫特岗、1人改造了家庭用电设施。

在县教育党工委的统筹协调下,西苇镇的贫困群众乐开了花。

碱厂村投资10万余元建设村文化广场,村民们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教育职工为贫困户王振亚送去医疗器械雾化器,并协调蓝天爱心团队为贫困户王安平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折合人民币近1500元。驻村工作队员大力帮助村扶贫产业园豆油厂销售笨榨豆油,销售金额达20000多元,促进了农民增收。

长泡子村工作队在第一书记李健等的协调下,协同“爱心携手公益团队”为长泡子村四名贫困学生带去了价值500元/人的衣物等生活用品。换上了新装的学生们露出了久违的自信的笑容。

在县教育党工委的统筹协调下,大孤山镇的贫困群众生活充满了阳光。

大孤山村第一书记李彬为贫困学生购买衣服、足球、球鞋、护腿板和足球袜、字典和书籍等物品,价值1000余元,满足了孩子们的微心愿。同时联系县里“心连心”爱心团队为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校贫困学生送去了生活和学习用品,价值600元。2019年7月为大孤山村免费安装了价值5000余元的LED电子屏,方便了党的政策宣传。


落细落实帮扶措施 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扶贫工作无小事。生活中的一粒灰尘落到贫困户身上就可能成为压垮一个家庭的大山。县教育党工委时刻将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党工委书记张金山带领全局上下及县直教育系统的抽调的176名党员包保干部,深入到新兴、西苇、小孤山、大孤山4个乡镇的村屯,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在田间地头,在村民院落,与帮扶对象及其村干部进行细致交谈。通过走访座谈,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进一步落细落实扶脱贫举措——号召包保责任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捐款缴纳新农合。两年累计为包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新农合保险费86740元,保障了贫困户就医看病问题,筑牢防止因病返贫防火墙。

全面做好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的扶贫活动。着力开展“送温暖”、“三个一”、“暖冬”等活动,为包保贫困户送去累计10万余元的款物——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教育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正和全县人民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谱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动人乐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