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时间:2022-07-15 10:10:53 来源:四平微报
6月以来,我市遭遇罕见暴雨天气,为指导种养农户开展防灾、抗灾、减灾及恢复生产,减轻避免农业经济损失,特针对水稻、玉米、蔬菜、果园管理、水产等我市主要产业梳理抗涝灾应急十六问,供大家参考借鉴... ...
Q1-Q3
水稻涝害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水稻虽然是耐涝作物,但是淹水深度也不能超过穗部,而且淹水时间越长危害也越重。在诸生育期中,以幼穗形成期到孕穗中期受涝危害最重,其次是开花期,其他生育时期一般受影响都较轻。孕穗期是花粉母细胞及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时候,是水稻一生中对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此期淹水,可使小穗不生长,生殖细胞不能形成,或花粉的发育受阻,出现烂穗或畸形穗。未死亡的幼穗颖花与枝梗也严重退化,抽白穗,甚至只有穗轴,无小穗。即使能抽穗,成熟期也推迟5—15天,每穗的粒数减少,空秕粒增多。
如何判断被洪水淹过的水稻受害程度?
洪水淹过的水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程度取决于淹水时间、水的深度、水温高低及水质和流速等综合因素。受涝灾后必须先鉴定其是否死亡,对可以补救的应积极采取涝后补救管理以减少损失。
水稻被淹后是否可救的诊断方法:水退时用水轻撩稻苗,若随手而起,或轻拔秧苗即齐根拔断的,说明稻株已经死亡或即将死亡。反之,是尚有生机的表现;水退后早晨到田间检查,如稻株叶尖有吐水现象,即表示有生机,肯定未死;检查稻苗基部,以手捏之,如基部坚硬,表示仍有生机,如已变软,则已死亡;检查根部,若全部变褐则可能死亡,如果有白根发生则表明有生机,可考虑“保”。若遇天晴风燥,稻苗倒伏枯萎,表示已死,如成弓形不倒,群众称之为“驼背稻”,则仍能恢复生长。
受淹的中稻田怎么办?
处于分蘖期的中稻,秧苗未完全淹没的,淹水10天以内的杂交稻田块,可参照晚稻苗田的方法管理;淹水15天以内的杂交中稻,出水后主茎会枯萎死亡,淹水深度越深枯萎死亡越严重。应割除主茎,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新叶和分蘖的发生。拔节至孕穗期的中稻田块,淹水5天以上的一般不能抽穗结实,排水后可割除老茎秆,亩施尿素7-10斤,蓄留再生稻。受淹时间较长绝收的中稻,应及时改种补种。
Q4
玉米倒伏后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提示:
玉米发生倒伏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根倒伏。发生根倒伏的地块,在雨后应该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重新将植株固定。
(2)茎倒伏。发生茎倒伏的地块,要抖落植株上的雨水,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恢复直立生长。
(3)茎倒折。发生茎倒折的地块,要根据发生程度来区别对待。茎秆折断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块,将玉米植株割除作为青饲料,然后再补种改种其他作物;茎秆折断比例较少的地块,可将茎秆折断的植株尽早割除。
Q5-Q10
水灾后,田间瓜菜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田间瓜菜受水灾影响,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1)植株倒伏、枝叶及果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腐烂;
(2)根部长时间积水,呼吸困难,吸收运输能力下降,特别是高温下植株常表现出萎蔫状;
(3)水灾后高温高湿天气加速病虫害的侵染传播。特别是高温高湿病害如蔓枯病、炭疽病、霜霉病、青枯病、软腐病、根腐病、疫病;
(4)由于受涝渍影响,田间肥料流失严重,加之蔬菜根系受淹后活力下降、通透性较差,吸收肥水能力较差,总体长势较弱。
当前洪涝灾害后恢复蔬菜生产如何开展?
主要为“六抢”。一是抢排,减渍害、涝害;二是抢收,采收达到商品上市标准的蔬菜;三是抢修,抓紧修复水毁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四是抢管,加强肥水管理和整枝打叉等工作,加强育苗田块管理;五是抢种,对绝收田块,组织抢种速生叶菜;六是抢防,水灾后重点防治病虫害。
灾后种植放心菜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产过程中应使用无公害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和来路不明、标注成份不清的农药、肥料,严格按照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用药,不得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有害物质,采收也要符合安全间隔期。
要大力使用防虫网、粘虫板、性诱剂、杀虫灯等无公害物理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提前预防,降低农药使用量。
在园蔬菜积水,如何加强田间排水?
(1)及时清沟,排除田间及棚内积水,疏通三沟,排除渍水,确保雨下快排,雨止沟干,畦面厢沟无积水。
(2)对地势低洼内河水位高的地区,组织电泵排水,加快排水速度和降低地下水位,受淹菜地应尽早排除田间积水,腾空地面,减少淹渍时间,减轻受害程度。
(3)排水要做到“三沟”沟沟相通,雨住沟干,保护蔬菜根系健康生长,减少渍害,减少因积水和渍害导致的蔬菜窒息死亡,避免蔬菜提早罢园。
对淹没时间短、有培管价值的蔬菜如何加强田间管理?
对淹没时间短有培管价值的蔬菜如番茄、茄子、辣椒、苦瓜、丝瓜、南瓜、黄瓜、毛豆等。一是及时将倒伏的蔬菜扶正,摘除腐烂枝叶,减少相互挤压的现象,并适当培土。二是要做好植株调整工作,及时疏除过密的枝蔓、老叶、枯叶、病叶、病果等,以加大通风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中耕松土。雨后土壤板结,待土壤稍干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根系活力,防止沤根和土传病害的发生;四是及时喷施叶面肥。在暴雨过后,蔬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差,在蔬菜恢复正常生长之前,不能施速效肥,可结合病害预防,及时喷施叶面肥,一般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0.5%尿素液喷施,促进蔬菜迅速恢复生机。
对淹没时间长、没有培管价值的蔬菜如何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组织力量,迅速排水;二是及时罢园,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的杂物,防止高温高湿下植株腐烂变臭;三是防止病害传播。暴雨过后田间温度高、湿度大,易引发病虫害,而且传播速度快,应及时喷药保护与防治,药剂可用50%多菌灵600倍+敌杀死1500倍。四是对大雨淹没的地块在退水后要进行菜园消毒,可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药剂一起消毒。
Q11-Q14
Q
011
果园积水程度对果树的生长有何影响?
答
果园长时间积水,对果树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往往发生根系霉烂、树叶黄化、落花落果、枝梢枯萎,甚至死树的现象。
果树的不同种类对水涝的反应不同。一般来说,梨较耐涝,在积水中1个月仍能生长,而桃树最怕土壤淹水和长时间湿度过大,淹水2-3天的桃园就会出现大量死树。不同砧木的柑橘树,耐涝情况不一样,酸橙的抗涝性最强,枳壳次之。
012
如何排出果园积水?
有排水系统的果园,要及时检查清理,保持排水畅通;没有建立排水系统的果茶园应开沟排水。土壤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即需立即采取挖深沟、安置排水泵排涝等措施排水。山地、丘陵果园要注意整修梯坎和沟渠,以防次生灾害发生。
一般来讲,果树需要疏松透气的土壤,以便根系正常呼吸,维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土壤水分过多、湿度太大,根系的活动受到影响,还容易滋生病害。因此,平地或低洼地果园要抓紧时间滤出土壤中的暗水。土壤稍干现白后,行间中耕一次,深度10厘米左右,以利土壤透气,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013
如何开展果园杀菌消毒?
涝灾过后,要及时喷施杀菌剂进行全园消毒杀菌。可选择的药剂有: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大生M-45 800~1000倍液、多菌灵800倍液或托布津1500~2000倍液的广谱性杀菌剂,要求全园仔细喷施,直至树冠滴水为止。还可以用以上药剂进行树干喷施和树盘浇灌,对树盘土壤消毒。
014
果园施肥该如何进行?
果园受涝后,土壤肥料流失严重,肥力降低,土壤理化性状变差,根系损伤,养分吸收能力减弱,要适度追施肥料。可采用0.4%尿素液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代替根际施肥,以增强叶片功能,提高光合能力。待水退1个月左右,树势恢复正常后,每株用腐熟的人粪尿和尿素100克,进行地面穴施,诱发新根,保证树体和果实正常生长。
Q15-Q16
养殖户
鱼类细菌性疾病怎么防治?
水产专家
水灾过后水中各种细菌病原易滋生繁殖,鱼病易发,主要易爆发及流行的疾病是细菌性出血病、烂腮病、肠炎病等,可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菌毒双杀等国标渔用药物泼洒消毒;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维生素C、大蒜素、EM菌、三黄粉、免疫多糖等,以改善鱼类消化能力,增强抗应激能力与抗病能力。
鱼类病毒性疾病怎么防治?
鱼类病毒性疾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目前,鱼类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鱼类病毒性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依靠科学管理,从源头管理抓起,保证水源和饲料不带病原、禁止引进感染疫病苗种和卵,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重视鱼场日常消毒工作和病鱼无害化处理,增强疫病的防控意识。
信息来源:四平微报
抗涝灾应急技术问答
我县扎实做好农田排涝工作
伊通新兴乡切实做好防汛排涝工作
落实“双减”工作 提升教育质量——...
伊通西苇镇“汛”速行动 同心共筑做好...
伊通小孤山镇——清理河道 建设美丽孤...
三道乡城子村举行庆祝古尔邦节暨喜迎党...
伊通县政数局开展农田排涝志愿活动